开幕倒计时

0 0 小时 0 0

媒体中心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的四个方向

undefined


自2004年以来,我国继续对农机具进行扶持,如农机购置补贴,其“杠杆效应”显著,对农机具消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从农机购置补贴的公示数据来看,全年公示补贴各类农机具的数量达到了323万台(套),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到2020年末,中央财政已经投资了2392亿元,支持了3800多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了4800多万台(套)。2021-2023年的补贴周期已经接近尾声,那么下一个周期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浅要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农机化进程中主要矛盾的转变

农业生产已经由以人畜为主向以机械驱动为主转变,并以机械化为主。统计数字表明,在2021年,我国农机的总功率已经达到了10.78亿千瓦,拥有了2173.06万台的拖拉机,拥有了4022.93万台的农机。2021年,全国农业种植、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72.03%;机耕率为86.42%,机播率为60.22%,机收为64.66%。畜牧养殖行业达到了38.50%,水产养殖行业达到了33.50%,农产品初加工行业达到了41.64%,设施农业行业达到了42.05%。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着区域、行业、品种、环节等方面的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农机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地域上来看,北部平原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南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南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南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在产业、品种和环节方面,可以看到,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同时还可以看到,在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都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对此,《“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大力推动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在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的发展趋势下,“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农机购置补贴,也是以此为中心进行的。在新一轮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可能有四个主要的调整方向:
1.向国四农机倾斜
从2022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将对农业机械实行“国四”标准。与国三相比较,国四的排放达标需要一整套的技术措施以及排放控制策略,需要将柴油机、后处理等技术进行整合,需要对整机各个工作工况进行排放标准,因此,排放管控的对象不单单是发动机,而是农机整机的生产企业。同时,国家对农机具的定位进行了强制要求,如增加传感器、尾气后处理、微粒捕集系统等。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农业机械正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实施中,2023年以来各省开始限制国三标准农机产品投档,农业农村部也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770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推动将高端先进的农机产品,特别是实现国四排放标准的农机产品与一般、常规产品区别开来”。国四农机事关中国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行业高质量发展、节能降碳等发展需要,在新的补贴周期向国四排放标准的农机产品倾斜的可能性很大。
2.聚焦“一大一小”农机装备
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简称“一大一小”农机装备)被认为是农机的两方面短板,备受政策重视:2021年一号文件提到“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2023年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在若干省份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的通知》,提出”要聚焦解决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一大一小”两方面短板...形成自主可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质量农业机械化产业生态”。
在新的补贴周期内,“一大一小”农机装备将是焦点,研发资源、补贴资金将继续向其倾斜。事实上,这在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已经有所体现:对薄弱环节所需机具和智能、复式、高端产品测算比例从30%提高到35%。

3.农机作业补贴或将进一步调整和实施

引导农机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实施农机作业补贴是很好的抓手,从长远来看,农机相关补贴也将逐渐从鼓励购置农机向引导全程全面的机械化作业转变。

政策也反映出了这种探索和尝试:2021年一号文件提到“开展农机作业补贴”;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指出,“开展农机购置综合补贴试点,选择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省份探索创新补贴资金使用与管理方式,实施作业补贴、贷款贴息、融资租赁承租补助等补贴方式”;2023年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

从具体执行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统防统治飞防服务作业补贴等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是大部分都是以项目资金的方式进行的。伴随着机械作业监测传感器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为作业监测奠定了硬件基础),以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一步将有很大的可能以实施作业补贴来引领全过程、全面的机械化提升。

4.未来更多农业信息技术装备有望纳入补贴目录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广应用北斗导航智能终端”、“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支持安装使用机械作业监测传感器和北斗导航终端的服务主体,集中连片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3年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农业信息技术装备是数据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其自动化(甚至自主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和辅助驾驶系统的集成应用等,而在其他生产场景中的农业信息技术装备还没有被列入到农机补贴目录中。如现场物联网监控装置等;在设施农业方面,如温室环境监测,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在畜牧养殖中,可以实现精准饲喂、智能巡检等。伴随着有关产品的标准的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的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将会被纳入到补贴目录之中。
来源:数字农业 Insights
申明: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电话: 0471-4223080

undefined